c语言内存管理机制?
在C类型程序中,栈内存比较珍贵,大部分用在局部或者类成员(因为稀少… 不适合长时间占用一块栈内存),对于大量数据一般使用堆来分配。

重复用堆分配有一个显著的缺点就是容易造成外部碎片,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内存不再连贯,一些内存得不到使用,久而久之系统内存会变的越来越少,长时间处理大数据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问题。
1默认分配一块大的内存区域(类似内存池,默认大小是100M,构造的时候可以自己指定区域的大小),后期根据需要的内存动态增加新的内存区域(默认大小也是100M,如果需要使用的内存超过100M将会分配需要使用的内存加上最小范围值),以链表的形式进行链接;
2.使用链表结构标记已使用和已归还的内存范围;

3.每次获取内存时先从已归还的内存结构中进行匹配,如果没有匹配到合适的内存大小,将从内存区域中划分出一块新的内存使用;
4.增加每段内存的保护字节:1.最小范围值 默认为1个字节,2.最大范围值 默认为2个字节。每次获取内存时首先根据 ( 大于等于需要的内存加最小范围值 或 <= 需要的内存加最大范围值 )进行匹配已归还的内存结构;
5.内存区域以及内存链表结构都是使用计数表示在相同类型中的指定位置

6.清除指定内存区域(内存池)时,把标记使用这块内存的链表内存置为空,等待下次分配使用;
7.链表内存结构只会在对象析构的时候进行释放,保证了内存分配速度越来越快并且稳定的情况(不在对象使用的时候进行删除链表内存节点,保证了内存分配的效率);
8.对象析构的时候会释放掉所有的内存区域(内存池)以及链表内存结构,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
Windows是如何管理内存的?
和大多数现代操作系统一样,Windows实现按需调页的虚拟内存机制。由于操作系统使用了虚拟内存,这就给应用程序造成了一个假象,以为计算机安装的内存远远超过自己所需要的数量。
在32位的Windows计算机上,进程具有4GB的虚拟内存地址空间,操作系统通常会把这4GB的地址空间划分为进程和系统两个部分。因此,每个进程可以获得2GB的虚拟内存,根据可用的容量。分配给所有进程的虚拟内存总数不能超过页面文件和大多数物理内存的总和(操作系统本身也要占据一小部分物理内存)。
win10虚拟内存机制?
虚拟内存,没有设置的意义,使用系统默认管理就好了。 常见的误解就是使用虚拟内存可以提高系统性能,其实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虚拟内存是为了解决物理内存不足时,使用慢速的硬盘空间来模拟内存空间,其作用不是提速,而是保证程序运行的基本条件。
如果虚拟内存开始起作用,会产生大量的硬盘读写操作,实际性能很低,所以设置虚拟内存没有实际用处。
macmini的内存机制?
Mac mini是一台台式电脑,它的内存机制是使用SO-DIMM(小型双列直插内存模块)来扩展内存容量。Mac mini的内存插槽通常有两个,支持最多64GB的内存容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内存模块,并将其插入到内存插槽中。Mac mini使用的是DDR4内存技术,具有较高的速度和性能。通过增加内存容量,用户可以提升Mac mini的运行速度和多任务处理能力,以更好地满足各种应用程序和任务的需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Windows 内存机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