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创意设计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剖析需求,提出问题

在做需求分析的时候,产品经理的一个大忌就是,拿来就做,不问问题。不问问题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是需求已经提的很完善了,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提;第二种可能性是需求分析不到位。
举一个例子,曾经有一个业务部门需求是,将原本T+1的金融产品赎回到账体验改为T+0实时到账。但是该需求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实现方式,只提出他们可以先垫一部分钱给投资者。我们在分析这个需求的时候,首先要明白,这个需求的第一要务是,无论如何,投资者应该在赎回的当前就拿到赎回款。
衍生出的第一波待解决问题较为宏观:

一旦T+1变为T+0,原来的T+1产品是否还存在?
是重新创建一个T+0的产品还是把原来T+1的产品改为T+0?
这个T+0产品将会是系统中唯一的T+0产品还是未来多个同类型产品中的第一个?

这一波问题找到答案后,我们将会对T+0赎回这个业务的边界有大致的了解。如果是孤例,那就是一个功能模块级别的任务。如果将来会大规模开展,那我们应该从现在就开始考虑功能的扩展性(然而市场总是变化快,开始说只是先做做,后来要大批量上的情况也很多,这主要看产品经理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了)。
产品设计五项原则?
原则一:颜色的选择
很多人在产品设计中从一开始就考虑图标风格之类的问题,一款产品的调性最重要的在于颜色的选择。选择颜色是非常讲究的,它需要设计师关注到产品的服务类别,产品的投放群体以及产品本身的性格属性,每选择一种颜色都要把这些问题考虑进去,并且找到适合产品调性的色彩。
原则二:图片的质量
决定产品调性的第二个元素就是图片。在产品设计中会大量的使用图片展示,外行人往往只看表面,认为从版式上就能够解决产品调性的问题,事实绝非如此,版式仅仅是图片的排列方式,最关键的是图片本身。
原则三:信息的简化
如今的产品设计最大的问题在于,产品经理什么都要放,所谓功能设计不过是各个不同功能的大杂烩,如果竞品拥有了某个功能,那么我们也要添加上去。于是加来加去,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繁杂,到处都是赠送、折扣、促销、首冲……无论什么产品题材,只要涉及了消费,都有这部分内容。这说明绝大多数产品的市场人群处在社会的中下层(无论它们打着多么高端的市场营销口号),而真正的上层消费并不过于依靠这种消费方式。
原则四:通行的框架
如果看到一款产品采用了市场上没有通行的交互模式,那么基本上可以判断,要么属于艺术类的展示产品设计,比如:很多国外的展示设计案例。要么就是外行人的作品,比如:很多缺乏产品经理且初次创业团队的研发。
前一种拒绝属于对设计艺术的探求,以设计展示为目的。后一种拒绝则是对市场的藐视,处于一种对自我创造力的浪漫主义幻想。
产品设计的特性决定了它需要直接面对用户,它与市场之间是没有太多距离的,因此遵循市场既有的设计方式是风险最低的方法。很多时候设计师会把艺术与设计看作是一个整体,但严格来说,艺术与设计具有一定的界限,就好像流行和时尚也不是相同的东西,但在中国,人人往往混为一谈,就连设计师也是如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产品设计方法有哪些类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