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什么叫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一、主语 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如“我写字”中的“我”,就是主语,它做出“写”这个动作。“写”则是谓语,用来修饰主语,而“字”是接受谓语“写”这个动作的对象,它因此被称为宾语,有的语法书也称它为“客体”或“受体”。

二、谓语 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do what,“是什么”what is this或是“怎么样”how。 谓语动词的位置一般在主语之后,经常用动词和形容词搭配然后用来充当谓语动词。在英语中,动词按作用和功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谓语动词,另一类是非谓语动词。
三、宾语 宾语,又称受词,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宾语分为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两大类,其中直接宾语指动作的直接对象,间接宾语说明动作的非直接,但受动作影响的对象。 一般而言,及物动词后面最少要有一个宾语,而该宾语通常为直接宾语,有些及物动词要求两个宾语,则这两个宾语通常一个为直接宾语,另一个为间接宾语。
四、状语 状语(adverbial,简称adv.)是句子的重要修饰成分,是谓语里的另一个附加成分,从情况、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肯定、否定、范围和程度等方面对谓语中心词进行修饰、限制。

五、补语 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目的等成分。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
六、定语 在汉语中,定语常由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代词充当。也可由其他词或短语充当。定语用来修饰主语和宾语。
哪些是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一、褒义词是词性带有赞许,肯定感情的词,例如:

才思敏捷,过目不忘,十年寒窗, 博学多才,见多识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文武双全, 雄韬伟略,谈吐不凡,谈笑风声,高谈阔论,眉飞色舞, 运筹帷幄,言简意赅,完美无缺,一针见血,远见卓识。
二、贬义词是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例如:
贼眉鼠眼、歪瓜裂枣、尖嘴猴腮 、面目狰狞、蓬头垢面、面目可憎、獐头鼠目、肠肥脑满。
三、中性词是针对词语的感情色彩而言的,不仅仅是形容词,动词、名词都可以,它专指褒义、贬义词语之外不能体现特殊情感倾向的词,即中性感情色彩的词语。例如:
说话内容和表达的意思完全不一样,用什么成语形容?
“说话内容和表达的意思完全不一样”可以用“词不达意、文不对题”等成语来形容。
1、词不达意:语言、文辞不能确切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如:
此人理解能力差,回答问题往往词不达意。
2、文不对题:文章的内容跟题目对不上。如:
你看看,这题回答完全离开了主旨,就是答非所问、文不对题啊。
另外“答非所问、风马牛不相及、牛头不对马嘴”等词语也适合表达这个意思。
词不达意 cí bù dá yì 【解释】词:言词;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出处】《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宋·惠洪《高安城隍庙记》:“盖五百年而书功烈者,辞不达意,余尝叹息之。” 【结构】主谓式。 【用法】含贬义。用在说话或写作方面。一般作谓语、宾语。 【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辨形】达;不能写作“答”;意;不能写作“义”。 【近义词】言不尽意、拐弯抹角 【反义词】酣畅淋漓、言必有中 【辨析】~和“文不对题”;都有“语言或文辞表达不清”的意思。不同在于:“文不对题”;可指文章的内容与题目没有关系或发言与讨论的中心话题不符。~只指说或写的话不能把自己要说明的意思确切地表达出来。 【例句】 (1)我写作有困难;常常感到~。 (2)中国的语言很微妙;稍不注意;就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有哪些是意词的词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